川南在線 發布時間:2022-12-19
股骨、脛骨骨折,膝關節、踝關節骨折,都是創傷骨科最為常見骨折,術中有效復位是手術成功最為關鍵的環節。
(傳統復位手術切口)
傳統方式
傳統方式是通過醫生的對抗牽引來獲得復位。
這樣既費時又費力且難以維持復位,常常需要增加切口長度,以達到復位目的,創傷大,出血多,容易造成骨折端血供破壞、骨折愈合不良等情況。
(雙反牽引復位器)
古法今用:雙反牽引技術
為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,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骨傷科創傷·正骨組創新改良了中醫“正骨八法”中的雙反牽引技術,利用反向牽引器將古法應用于臨床。
通過骨與骨之間的對抗牽引糾正骨折的重疊移位,廣泛應用于股骨、脛骨骨折,膝關節、踝關節骨折,療效顯著。
醫學指導:劉宗超 教授
醫學博士后,教授,碩士研究生導師,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骨傷科創傷·正骨組主任。擅長四肢/骨盆骨折的手法復位及微創治療、四肢畸形矯形及功能重建、慢創皮瓣修復以及骨不連的診治、股骨頭缺血壞死的保髖治療、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保膝治療,近年來將3D打印和導航技術應用于臨床,實現了創傷骨科的數字化及現代化。
經過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骨傷科創傷·正骨組多年反復臨床試驗,根據“雙反牽引”及“雙反牽引順勢復位”理念,使用雙反牽引復位器,可有效實現骨與骨之間的牽引復位。
既能減少手術人員,優化手術進程,又能最大程度降低骨折周圍組織的損害、手術時長及術中出血,牽引效果遠遠優于傳統人力牽引,也讓中醫骨科走向了微創時代!
(雙反牽引手術切口)
傳統手術:切口大,軟組織損傷嚴重,造成患者出血多、術后疼痛重、恢復慢、住院時間長、治療費用高。
微創手術:切口小、出血少,疼痛輕、恢復快、住院時間短!
在“雙反牽引”理念的指導下,絕大多數下肢骨折都可以應用雙反牽引復位器達到微創的手術效果。
骨傷科創傷·正骨組
骨傷科創傷·正骨組秉承 “中西合璧,筋骨并重,動靜結合,醫患攜手”的理念,以“骨折(手術)微創,中醫(正骨)特色,科研創新、人才盡用”為發展模式,開展了四肢骨折、脫位的經典中醫治療(手法復位、撬撥復位、夾板固定)及微創手術(計算機輔助導航下骨盆、髖臼通道螺釘內固定術、閉合復位髓內釘內固定技術、微創鋼板置入內固定技術等),尤其針對四肢開放性骨折、骨感染、骨不連等棘手疑難病例有獨到見解,開展了骨誘導膜技術(Masquelet) 、骨搬運技術、帶血管蒂肌骨瓣移植術、大段骨缺損3D打印假體及同種異體骨移植術等治療手段;近幾年科室緊跟科技發展步伐,將牽引架輔助順勢牽引技術、3D打印技術,計算機輔助導航技術等精準醫學技術應用于創傷骨科領域,減小手術創傷、提高疾患療效、縮短住院時間、節省治療費用。
住院部地址:第一住院大樓9樓、10樓
咨詢電話:0830-3162209
(來源: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)
編輯:李永鑫
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